
《世纪》2018年第3期 |
世纪遐想 01 / 近代上海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 沈祖炜 世纪特稿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05 / 习仲勋力争中央让广东先行一步 /李海文 11 / 京剧《王子复仇记》欧美巡演记 /孙重亮 17 / 我所经历的特区建设思想争鸣 /邓伟志 口述历史 22 / 我代理轰动全国的“屈臣氏搜身案” / 翟建/口述 李然/整理 26 / 周恩来陈毅接见上海支青 / 杨永青 鱼姗玲 应奋/口述 庄崚/撰写 30 / 祖父刘体智先生和他的收藏 / 刘耋龄/口述 张涛/执笔 史海亲历 21 / “评《水浒》”运动中致信姚文元 / 王春南 36 / 舅舅王元化逝世十周年琐忆 / 杨乡 史卷拂尘 41 / 我所知道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 舒铁民 57 / 左联作家应修人“坠楼”之谜 / 朱亚夫 60 / 徐铸成两次申请赴港的境遇 / 贺越明 66 / 廖沫沙江青初识真相谜团 / 司徒伟智 69 /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央党校学习生活 / 黄柏军 名流综谱 48 / 将门千金周湘琦的别样人生 / 包于飞 90 / 理想主义者马林背后的故事/ 李玉贞 港澳台纪闻 72 / 1980年代台湾“保守派”与“开明派”的斗争 ——台湾政坛风云系列之三/ 吴建国 故人旧事 40 / 陈逸飞婉拒“专家咨询费” / 崖丽娟 52 / 父亲丁景唐结识郭沫若茅盾经过 / 丁言昭 75 / 1910年张元济在纽约的宗教演讲/ 吴孟庆 世纪论坛 80 / 文化传承离不开扎实深厚的“功底”/ 陈永正/口述 沈飞德 周峥嵘/采访整理 84 / 在共生社会中感受发展 / 胡守钧/口述 章洁/撰稿 86 / 从黄鹤楼诗赛感悟诗文化自信 / 俞汝捷 名人书札 88 / 陈香梅:于低谷中促中美合作 / 周丽莉 笔记掌故 47 / 吴泽教授谈“文革”教训 / 秦维宪 78 / 烈士方伯务的画和他传播的革命种子 / 俞子林 78 / 因蒯大富之名引发的辩论 / 阎长贵 79 / 我替康有为后人“偷运”文物 / 朱林根 编读往来 96 / 编余琐谈 / 沈飞德 封二/ 2017年《世纪》杂志精装合订本出版 名家书画 封三/ 陈永正 |


版权所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