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每期精选
每期精选
2023年第1期聚焦“智多星”刘靖基的成功之道
 作者: 杨之立 
发布时间: 2023-01-20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最新出版的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世纪》杂志1月号(2023年第1期),“世纪特稿”栏目特刊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熊月之先生的《“智多星”刘靖基的成功之道》, 探寻这位杰出的民族工商业者何以成就非凡事业与不朽人生。

       刘靖基(1902-1997),中国老一辈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著名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刘先生出身普通人家,1918年来到上海,白手起家,30年后成为名满全国的工商巨子。刘靖基具有审时度势、选准方向的商业敏锐度,敬业实干、创造奇迹的企业家精神,他主持大成纱厂期间,凭借宏阔的世界眼光、敏锐的市场意识、过硬的质量追求、高度重视专门人才、持续进行设备更新、尽力营造和谐的劳资关系等法宝,让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蒸蒸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刘靖基情商高,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屡逢贵人指点,在动荡时局中摸索出一条生存之道。1949年初,刘靖基得黄炎培指点迷津,不愿随国民党避退台湾,他佯装离沪,待飞机起飞后又悄然折回,迎接上海解放,施了一出金蝉脱壳之计。这一选择,成为决定刘靖基此后人生道路的关键一步。1979年,刘靖基率先发起倡议,海内外1000多位工商界人士共同认款集资,创办了改革开放后首家民营企业——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由他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刘靖基先生一生的起承转合,正是20世纪中国历史演变的缩影,他身上坚韧圆融的可贵品质于当下的企业家依然有着借鉴学习的价值。

      “ 本刊专稿”栏目刊发董保存先生的《王光祈与“工读书互助团”之兴衰》聚焦少年中国学会的灵魂人物王光祈,认为尽管这种改革社会、实现“城市新生活”的工读互助实验最后因种种原因难以为继,但许多有志青年从此类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过度到信仰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金大陆、李拓恒的《上海的参与和贡献——纪念中国乒乓球队成立70周年》在中国乒乓球队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了新中国乒乓球队跨进国际乒坛的过程以及上海籍运动员团队率先行动并组建华东队,为辉煌的中国乒乓球运史作出的杰出贡献,具有较高的存史价值。

       本期还有《走笔遥忆唐振常先生》《追忆我的伯父陈立夫》《忆费孝通先生指导江村社会调查》《1984年我随科考队奔向南极》等好文,可谓精彩荟萃,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世纪》杂志祝大家兔年大吉,新年快乐!



《世纪》 杂志投稿信箱:

地址:上海市思南路41号   邮编:200020   电话:

版权所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