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每期精选
每期精选
《世纪》2021年第6期纪念同济“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信息来源:编研室   作者:章洁  发布时间:2021-11-20

  1948129日,以同济大学学生为首的上海进步青年学生,高举“反迫害、争民主”旗帜,展开了一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腐败统治、争取民主权利的伟大斗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从抗战全面爆发开始西迁到抗战胜利后“复员”上海,同济地下党组织先后三次重建。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学子的吸引力和号召力由此可见,更说明“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最新出版的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世纪》杂志11月号(2021年第6期)刊发特稿《乔石与同济“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探寻乔石领导同济学子发起的爱国学生运动战。作者章华明为同济大学校史馆馆长、教授,依托大学馆藏史料,梳理了同济“一·二九”运动前后的爱国学生运动形势。194711月,在同济爱国学生运动的上升期,上海市学委派乔石担任同济党总支书记,以解放战争正面战场的枪林弹雨为背景,在乔石领导下,同济爱国学生运动蓬勃发展,成为上海的“民主堡垒”之一,“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更是声震全国,同济学运因此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一·二九”运动后,因形势逼人,为保障多年积聚的革命领导力量,822日,中共中央发出由周恩来起草的《蒋管区斗争要有清醒头脑和灵活策略》,明确了要实行疏散隐蔽、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关键时刻,乔石临危受命,出任上海市学委总交通之职,兼任同济总支书记,将上海包括同济在内的已经暴露的学运骨干(包括部分学生党员)转移至解放区,从而避免了进步力量的损失,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储存了新生力量。

  乔石领导的同济“一·二九”运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运动中存在的冒险倾向也使同济爱国学生运动受到重创,为此,乔石在“一·二九”运动后起草了《国立同济大学“一·二九”运动总结》,对运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分析。他认为,在同济学生自治会理事会成功改选后,同济党总支就应及时收缩,保持成果,待机进攻,后期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乔石的这些总结,不仅有助于党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也凸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和实事求是精神,令人动容。这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学习和思考。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本期专稿刊发了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刘小宁所撰《辛亥革命与清朝海军主力舰队起义》一文。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民军纷纷响应,给了革命力量极大的支持。其中,海军起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和分水岭。海军起义并守卫武昌,使清军无法进攻武昌,使清廷认识到这个革命是无法扑灭的,海军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参考了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海军史展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部分馆藏史料,论证清晰,可读性强,值得推荐。

  “口述历史”专栏继续秉承“三亲”特色,刊发了《四十年前听李维汉同志谈上海党史》《1978年秋随王朝闻先生外出考察》等文章,专业性、可读性俱佳;“故人旧事”专栏汇集了国民党元老田桐、田桓兄弟,杰出爱国民主人士李侠公等名人风采。此外,《宋庆龄与董健吾二三事》一文披露了董健吾后人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捐赠“鱼骨化石”的轶事,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佳作频出,敬请一阅。

  2022年,欢迎广大读者继续关心和支持《世纪》杂志,多多订阅;欢迎广大作者继续赐稿,为市民奉献精神食粮。《世纪》杂志将继续坚持“积累史料、传承文化”的办刊宗旨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在路上!



《世纪》 杂志投稿信箱:

地址:上海市思南路41号   邮编:200020   电话:

版权所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