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编研室 作者:章洁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4日
11月8日,应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邀请,我馆党组成员、副馆长、《世纪》杂志主编沈飞德携编研室副主任、《世纪》杂志副主编崖丽娟等一行4人赴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开展口述历史交流工作,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王维真,编辑室主任、《云南文史》主编汪宁,调研处处长杨明娟、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胡艳、联络处调研员李亚明、馆员代表及部分机关同志参加了座谈交流。会议由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易卫东副馆长主持。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沈飞德副馆长作了题为《如何开展口述历史的编撰工作——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为例》的讲座。他谈到,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历来有口述历史的传统,有馆藏文稿2000多万字,自2013年7月口述历史中心成立以来即致力于开展口述历史抢救工作,编撰出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目前已出版15本,年内到明年初陆续再出版5本。针对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目前正在开展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云南玉溪卷烟厂口述历史”项目,沈飞德副馆长重点介绍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五大步骤和需要特别注意的几大问题,既要注重口述采访,也要注意主观口述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做好口述资料的征集和保存工作。
崖丽娟副主编介绍了《世纪》杂志的组稿策划、编辑出版、传播及发行等情况,并就新形势下传统纸质杂志和新媒体结合的经验作了分享。
王维真馆长在总结讲话时对沈飞德副馆长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毫无保留地传送经验,他表示,上海馆和云南馆感情深厚,合作已久,口述历史作为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首次尝试,意义深远,有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千里迢迢把脉指导,相信会有很好的收获,以口述史为发端,向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世纪》杂志多取经,今后两馆多加强交流合作,让工作再上台阶,为沪滇两馆合作续写新篇。双方互赠了《世纪遐想》《〈世纪〉目录索引》及“云南文史书系”《云南文史》等两馆近年出版的文史资料书籍。
沈飞德副馆长(左二)与王维真馆长(右三)互赠书籍
11月9日,沈飞德一行还和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白族诗人、文学评论家晓雪,馆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杨福泉开展了座谈交流,商议选题。此行还拜访了昆明市文史研究馆,受到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参事室主任、文史研究馆馆长厉鸿华的热情接待,并安排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部分馆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
沈飞德副馆长(右二)与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晓雪(中)、杨福泉(左二)座谈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