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 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
《世纪》2018年第1期聚焦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中华民族由此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最新出版的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世纪》杂志,特辟“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栏,重磅推出《我主持三次中日经济论坛》和《洋山深水港:从论证到一期工程》两篇文章,邀请重大历史事的亲历者、见证者,在自己的领域内全面回顾总结这场历史变革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主持三次中日经济讨论会》的作者,是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周瑞金先生。1995年至1999年期间,他和日本经济学家鲛岛敬治联袂主持由中国《人民日报》和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共同举办的中日经济讨论会。会议以交流讨论中日两国重大经济发展趋势和宏观经济政策为宗旨,旨在直接推动两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与合作,受到中日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周瑞金首次参会之前,就蒙朱镕基副总理面授会议要点,第八次会议时日本首相小渊惠三也亲自接见中方代表团。中日双方主讲嘉宾都是本国政治经济领域内举足轻重的人物,会议就中国“九五”计划、香港回归和世纪之交的中日经济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会嘉宾开诚布公,态度真诚,也不避讳知识产权侵权等敏感话题,因而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日方引用鲁迅先生名言“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表达对交流会的殷切期望。作为三届会议的资深主持,周瑞金总结了中日两国历史上的师生关系,认为中日自古关系密切,希望这样的教学相长能持续下去。

作为从事港口建设四十多年的资深港务专家、上海港务局副局长,归墨先生参与了长达六年之久的洋山深水港前期论证,是论证的专家组成员之一; 2002年至2005年,他担任上海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港口分指挥部指挥,成功地指挥了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建设。他口述的《洋山深水港:从论证到一期工程》一文,带领读者领略洋山深水港从论证到一期工程那段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的不平凡岁月。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努力,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四十年的沧桑巨变,四十年的光辉历程,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梦想与坚强。《世纪》自2018年第一期起,开辟“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栏,各领域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回忆那段振奋人心的激荡岁月,总结开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相信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必能鼓舞和帮助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再创奇迹。

除了特稿外,本期还有不少内容丰富的文章值得一读。例如《访汪希苓谈“江南命案”真相》是台湾资深教育专家吴建国先生即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破局——解密蒋经国晚年被迫开放的内幕》一书的精彩节选,向读者揭开了不为人知的台湾政坛秘闻真相。《徐盼秋挺身而出为“星期日工程师”正名》一文是纪念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徐盼秋系列的中篇,讲述徐盼秋如何仗义执言,为利用业余时间做出重大科研突破的工程师韩琨正名的过程,此案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政法系统引起巨大争议,最后由中央政法委会议一锤定音,从此知识分子八小时以外从事第二职业成为合法,更有了“星期日工程师”的美名。


口述历史
快捷入口



《世纪》 杂志投稿信箱:

地址:上海市思南路41号   邮编:200020   电话:

版权所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