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目前,上海高校校园大多数仍在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即教师和学生需要事先报备批准,否则不能进校。这种封校模式是在疫情爆发之初采取的,但是,时间过去了近一年且整个上海地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本土病例,全市长时期属于低风险地区(除短时出现个别中风险小区域外),学校也已经正常上课多时,在这种情况下,再继续实行封闭式管理已经不合时宜了。
首先,这种封闭式管理并不严格,往往一次报备长期有效。
其次,教师和学生放学以后还是要回家,要接触社会,实际上是封而不闭,并没有起到隔离作用(其实也不需要隔离),因此是多此一举。
另外,给校际学术交流带来诸多不便。还有,退休教师到学校办事如报销医药费和在学校食堂用餐等都受到不必要的限制。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并明确在低风险地区,除特殊场所和特殊人员外,一般不应查验“健康码”。大学本来就是开放性的,不应属于特殊场所,退一步讲,就算大学属于特殊场所,也应该按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的规定,在对进校人员查验“健康码”后,不应该再有其他限制。
上海正在致力于打造“智慧型”城市,理应在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方面做出榜样。因此建议上海高校校园改变目前封而不闭的管理模式,采取更科学合理的常态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