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关于进一步完善健康体系的八点建议
   

邓伟志(民进中央原副主席): “健康第一”是1950年6马叙伦向毛泽东反映学生健康状况后,由毛泽东提出来的。接着,他们两人又就健康问题进行多次磋商,毛泽东遂于1951年进一步把“健康第一”确定为方针。从那时起,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大有改善,人均寿命大幅度延长,许多省市从1949年的人均寿命40多岁增长为今天的80多岁,翻了一番。2018年经全国人大审议,把过去的卫生部、卫计委改称“卫健委”。改得好!“卫”不是为卫生而卫生,目的是为了“健”。健,就应当有个健康体系。体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体系是动态的,是要不断完善的。在没有网络化之前,谁能想到把远程医疗纳入体系。武汉出现人传人的新冠肺炎也是事前没预料到的。既然出来了,要把坏事变好事,那就应当把对付肺炎的一套成功做法纳入健康体系。

这里对如何完善健康体系提几点建议:

1、普及卫生常识。既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课本里应有足够而实用的卫生知识,也要向中老年宣传保健知识。记得上海解放初,在主要马路上有小学生手拿一包草纸,见到随地吐痰的,先向他(她)敬个礼,再递上一两张草纸,说一声:“叔叔以后把痰吐到草纸上。” “人要面子树要皮”,不用罚款,为了尊严,人们便改掉了随地吐痰的毛病。据我了解,在这些随地吐痰者当中,有的是南下干部,后来好多人成为区县局领导。

2、改进饮食结构。不要乱吃野味,尤其是有钱有权的人要当心这一点。穷人没钱吃野味,但也要注意不吃馊的、霉的食品。

3、提高社保水准,做好体检,扩大免费项目。疫情发作之初,武汉一个农民工花完了九万元的积蓄还没把病治好。医院要他继续治疗,他没钱了,死了。倘若晚死几天就可享受免费了。反过来说,如果早几天免费,他也许还会活着为别的患者打工。

4、提高医卫投资在GDP中的比重。把每万人拥有的病床数、医生数、聚居区每千方米医生数,以及体育设施列为硬指标。现在中国每万人医生数低于北部的邻国蒙古、低于西部的邻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还低于东部的邻国朝鲜。这是令人心痛的。医院要做到宁可“床等人”,也不能万人生病,一床难求。

5、调整公立与私立的比例。对私立也要严格要求。

6、增强专科与综合的互补,中医与西医的互补,远程医疗与当面的望闻问切互补。

7、对传染病要及时公开,不能以任何借口隐瞒。早透明,早防控,少死人;迟透明,迟防控,多死人。

8、医生提高医德,患者提高患德,与医卫事业有关的官员更要提高官德。在这是战疫中有人隐瞒来路,害了一个镇,被称为“毒王”,一点也不冤枉。有的官员对疫情一问三不知,被称为“懒政”,并不过分。

建言献策
快捷入口



《世纪》 杂志投稿信箱:

地址:上海市思南路41号   邮编:200020   电话:

版权所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