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馆员风采 > 馆员讲堂
馆员讲堂
【大家讲坛】叶永烈馆员谈“40年前的历史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信息来源:联络处 作者:周戴琪 发布时间:2018年6月3日



63日上午,著名作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叶永烈先生在上海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开讲“40年前的历史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今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开放当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重要的一次会议,此会议作出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自此我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叶永烈老师是沪上知名作家,著作颇丰,书迷众多,讲座吸引了很多“粉丝”早早聚满会场。馆领导沈飞德、游伟同志出席讲座。

叶永烈老师的讲座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提——1976106日粉碎四人帮”,第二部分是“两个凡是的迷误”,第三部分是“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第四部分是“中央工作会议”,第五部分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叶老师用翔实的资料带我们回顾了1976年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岁月,深入浅出地以他的历史观、自我经历将这段历史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立体的三中全会前后的故事。他总结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历史意义与遵义会议类似,因为它开启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同年我国正式开启改革开放,历史选择了邓小平,历史选择了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从这一转折点开始,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在观众互动环节,有市民朋友向询问叶老师,作为一名作家,写作经历是比较奇特的,早期从事科普书籍的创作,中年开始写科幻小说,后来创作纪实文学,现在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是如何做到横跨众多领域又如此高产,出品这么多优秀作品的?叶老师笑道,他说其实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写作。正如一名画家,他能够画花鸟、也能够画人物,还能够画山水,但是他都是在画画,对于本人而言,他始终是在写作。因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首先接触的是科普类的创作,对于理工科出生的我来说,非常适合。后来对历史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中年开始采访了许多历史人物及其后人,因此创作了红色三部曲、《江青传》《张春桥传》《陈伯达传》等纪实类文学,现在自己年岁渐长,感觉人生的阅历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又写起了长篇小说,近三年来连续出版了三本,海峡三部曲,每本45万字。。

叶老师渊博的知识、质朴的话语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讲座结束,掌声雷动,更有许多书迷带着叶老师的作品围上来请他签名留念,现场氛围极为热烈。

叶永烈,浙江温州人,现职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曾任中国科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后来转向纪实文学创作。

     

讲座现场热情的现场观众



《世纪》 杂志投稿信箱:

地址:上海市思南路41号   邮编:200020   电话:

版权所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