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馆员风采 > 馆员传略
馆员传略
刘耋龄自传
   


(1934——      )
  我出生在1934年2月13日上海。1941年就读于西摩路(现陕西北路)工部局小学,1947年夏毕业;同年就读于上海市大同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初中,1950年毕业;同年考入上海育才中学高中,1953年毕业。在该校校长段力佩推荐下报考北京航空学院(因该校需校长推荐才能报考),后考取北京航空学院(现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1955年因海外关系被转入武昌市华中工学院(现称华中理工大学)机床设计专业,读到1956年接北航通知,政策有变化,可以再返回北航原专业继续学习,因此又返回该校。1956年至1959年在北航发动机设计专业继续学习。1959年夏毕业,被分配到上海航校工作。
  1959年至1963年在上海航校担任教师工作,1963年11月起转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担任教师工作直至1994年退休。曾教授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机床设计、液压传动、塑料模具、塑料机械等课程。1989年被评为塑料机械课程的副教授。
  上世纪80年代我参加上海市民盟,后先后两届民盟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委员会的主任,曾任上海市民盟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因我曾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闸北分校化工系做教师工作,1986年至1992年曾担任两届闸北区政协委员(当时区政协每三年一届),1992年至1997年任上海市八届政协委员。因我从小直至高中时代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都与祖父生活在一起,所以是在小校经阁里长大的,长年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影响下。业余爱好读文史书籍,爱好收藏书画,景泰兰佛像、棋类和有关杂项。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政策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我也积极投入了教学工作,在此期间曾获得学校或有关单位给我颁发的奖状或荣誉证书以资鼓励。
  简述如下:1987年获民盟市委给与我盟务工作积极分子的荣誉证书,1988年获得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书育人教学优秀二等奖,1988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1988年上海市侨界优秀知识分子光荣称号,1988年获得上海归侨侨眷联合会“四引进”积极分子称号。1989年获得第二工业大学表彰刘耋龄同志从教30周年来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特颁此证以资鼓励的荣誉证书。1990年获得第二工业大学在1989—1990贰年的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校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奖状。1992年荣获上海市第二届侨界教师“烛光奖”。被评为1991年至1992年度上海市侨联“爱国奉献”先进个人。1994年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给我颁发荣誉证书。内容为:刘耋龄同志在为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做贡献活动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特发此证。
  关于我的家庭情况:妻张涵1938年12月31日出生于重庆,南京电校毕业,后在上海供电局高压工区担任技术工作直至退休,长子刘诠和留学加拿大获硕士学位,次子刘骏和留美硕士,女儿刘昱留美硕士,长媳李健留学加拿大,次媳杜炯留英硕士,女婿李胜留美硕士。
  父亲刘固生(1908—1943)1929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政治学系,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因抗战回国。曾任上海恒顺信托公司经理。
母亲周式如(1904—1996)是大慈善家周紫珊,梅懿辉的长女。
  祖父刘体智字晦之(1879—1962),金融家、大收藏家。1962年文史馆馆员(详见其传)。
  曾祖刘秉璋(1826—1905)字仲良咸丰十年进士,翰林院编修,1875年9月任江西巡抚,1879年先曾祖以老母年过八十奏请开缺养亲,清廷批准。宁可不做高官,也要回家尽孝,被后人称为“忠孝两全”。1883年因中法战争紧张,调任先曾祖为浙江巡抚。中法战争中先曾祖积极组织军民抗法,取得抗法战争的全面胜利。战后清廷提擢为四川总督兼四川巡抚,任此职九年。曾祖之闻名,盖因指挥打赢近代史上清军对海上唯一的大胜仗——镇海抗法保卫战。曾祖临危受命,军民同仇敌忾,奋战百日,击败法国远东舰队的进犯和封锁,粉碎了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近代抗击外敌入侵海岸战中完全胜利的唯一一次战役。
  1977年浙江镇海海防历史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展馆是主要展馆之一。我提供了曾祖的照片,曾祖书写的对联手迹复印件以及其它资料,该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安徽省合肥市三河镇修复了“刘秉璋故居”纪念馆,它始建于同治年。现为该地主要旅游境景点之一。
  高祖:刘世家字裕琪,太学生,诰封通奉大夫,诰赠光禄大夫、振威将军,生于乾隆六十年农历十月十四日,终于同治八年八月十一日,享年75岁。

                                                                                                                                           刘耋龄
                                                                                                                                           2009年5月30日
 



《世纪》 杂志投稿信箱:

地址:上海市思南路41号   邮编:200020   电话:

版权所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