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馆务要闻
馆务要闻
我馆馆员应邀观礼九三阅兵,多位馆员畅谈感想
   
发布时间: 2025-09-03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苏智良应邀赴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观礼阅兵,廖大伟、秦钠等馆员自发在家中准时收看了大会直播盛况。会后,馆员们畅谈感想。

        葛剑雄馆员(民革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谈到,受中央文史研究馆之邀赴京参加纪念大会并观礼阅兵,晚上还要参加文艺晚会。纪念大会和阅兵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昭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祖国、保卫和平、面向未来的决心和实力。我出生在抗战胜利之后,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这一代。作为历史学者,更应承担历史的责任,传承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苏智良馆员(中共党员)谈到,作为上海文史研究馆的一位馆员受邀观礼,我感到非常骄傲自豪。我十年前也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典礼,这一次看到我们的国防力量更加强大,展示的武器装备60%以上是新的,都是捍卫和平的国之重器。由此我联想到抗战时期,那时我们国力还很衰弱,连飞机都造不出来,彼时的日本侵略者每年却能造出1500架飞机,我们的钢产量当时也只有日本的百分之一。今昔对比,如今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廖大伟馆员(民盟盟员)谈到,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天安门前,步伐铿锵。此次阅兵远不止于一场视觉盛宴,也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它更是中国人民坚强意志的体现、民族精神的集中洗礼和国家发展的庄严宣告。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为战胜法西斯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观看此次阅兵,我激动与自豪之余,更感肩负的责任。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在现职岗位上更好地教书育人,更好地为新时代文化繁荣、社科事业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尽责尽能,不负时代。只有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珍惜当下、砥砺前行,方能不负先烈、开创未来。

         秦钠馆员(民盟盟员)谈到,今天我观看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心潮澎湃,无比振奋。这场盛大阅兵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新风貌,现代化建设新成效和力量结构新布局。八十年岁月流转,抗战硝烟散尽,但伟大抗战精神从未褪色。阅兵式中,受阅部队威武雄壮、士气高昂,既是对抗战伟大胜利的崇高纪念,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弘扬。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坚定信心与磅礴力量,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让伟大抗战精神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作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我要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继续深耕文史和出版领域,讲好抗战故事,让伟大抗战精神在岁月沉淀中愈发鲜活,勇担时代使命。立足专业,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捍卫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与繁荣,为上海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

馆务要闻
快捷入口



《世纪》 杂志投稿信箱:

地址:上海市思南路41号   邮编:200020   电话:

版权所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访问人数: